晚报总编推荐致敬深圳器官捐赠15年
晚报总编推荐:致敬深圳器官捐赠15年
深圳的遗体捐献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。从立法规范到捐赠的普及程度,深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但受传统观念影响,遗体捐赠仍受到一些误解和非议。但这些为医学及人类做出贡献的先行者们,不会被忘记。
不朽
我到深圳未及半年,常被这座城市的高度文明所感动。
这几日,我彻底被一位叫梁耀艺的11岁小孩所震撼。他罹患脑瘤,临走前捐赠肾脏和肝脏,在8小时之内救了多条生命。此事经深圳晚报报道后,立即引发全国强烈反响。
我们在致敬这位伟大小孩的同时,也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城市的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之上。从1999年始,深圳在这项事业上,无论是立法见证、普及度还是捐献人次,均位于中国城市前列。
毫无疑问,人性没有大爱不能得以升华,城市没有品格也无法成之伟大。在这座城市,越来越多的“梁耀艺”,以博爱之姿,捐出自己在人世间的肉身,给生者以希望,这高贵的行为不仅尊重死亡,更神圣了生命。而一种群体的大爱勃发,一定是一座城市具有了高度文明后才可以有这种动人的景象。
泰戈尔说:如果没有爱,对个人而言,死亡就是最后的结局。然而,持有爱的人可以把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所爱的人。那么,他的死就不是终局。
愿那些永远珍贵的在世之身,因大爱而永恒,因文明而不朽。(周智琛)
2014年2月24日,深大医学院,工作人员正将捐献的遗体运往冷库保存。
志愿者高敏的铭心记录:深圳器官遗体捐献者的生前身后事
高敏的电话似乎没有停歇过。
回到深圳时已经晚上10点了,电话铃声再次响了起来,是一个中年母亲打来的。这位母亲24岁的女儿患病去世,想要捐献器官。
高敏一年四季总是穿着短袖和牛仔裤,背着装满文件的双肩包,脖颈上挂着一条擦汗白毛巾,又要出发了。
深圳晚报记者 李飞
高敏是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者协调员,红十字会的志愿者,负责和家属接触。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工作十多年来,她见证者无数个悲情的瞬间,伟大的决定。
雷厉风行的她,不仅是陪伴数十位遗体捐献者走过最后一程的送行人,也是陪伴这些捐献者家属走出痛苦和困境的领路人。
延伸阅读